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發展司 聯絡人:楊李榮副研究員 電話:02-27377549
E-mail:lryang@nstc.gov.tw
原來,在1945年以前就有針對臺灣原住民樂舞進行的調查了!這些調查是誰完成的呢?七十多年後我們還有機會在現場聽到這些先人的聲音嗎?科技部人文沙龍系列講座107年歲末登場的演講題目是「百年同樂:1945年前日本音樂學者的原住民樂舞調查」,將邀請台灣音樂研究專家、國立臺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特聘教授王櫻芬,透過講座細細探討七十年前原住民音樂調查箇中奧秘。
本次講座將介紹日本音樂家田邊尚雄、黑澤隆朝先後在1922和1943年間進行調查臺灣音樂的過程與發現。王櫻芬教授撰寫《聽見殖民地:黑澤隆朝與戰時臺灣音樂調查(1943)》一書中指出,當時田邊尚雄及黑澤隆朝雖然來台的時間與研究歷程皆不同,但兩人都曾到屏東的來義部落,針對排灣族音樂進行考察與錄製,並且將眼目所及的原住民音樂文化一一進行文字記錄,同時也針對當時日人的理蕃政策提出見解與批判。
更難能可貴的是,歷經七十多年的歷史流變、戰亂波及,當年由田邊尚雄、黑澤隆朝所保存的聲音檔案除了在日本發行之外,更透過王櫻芬教授等人的努力,引入臺灣,復刻出版。相關的研究累積包括:由王櫻芬教授與李毓芳、劉麟玉教授共同譯著的《百年踅音:田邊尚雄臺廈音樂踏查記》,以及王櫻芬教授和劉麟玉教授共同著作的《戰時臺灣的聲音1943黑澤隆朝《高砂族的音樂》復刻─暨漢人音樂(CD)》,都為早期臺灣的音樂記錄增添不少色彩。
王教授投注在原住民音樂相關的研究歷程,可以追溯至2000年到2004年之間的科技部(原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包括「黑澤隆朝台灣音樂調查之再研究」、「臺灣音樂研究的學科史初探:日治時期日人對台灣音樂的記錄與保存」等。另外,王教授研究專長為「南管音樂」,1996年起執行多次專題研究計畫,皆是南管文化、美學的主題,更在2015年榮獲科技部傑出研究獎,為台灣的南管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王教授研究的範疇也從南管音樂延伸至歷史脈絡的情境,從歷史演變的角度觀看台灣音樂的發展景況與人文變遷,為臺灣的音樂學術累積了許多豐碩的成果。
「百年同樂:1945年前日本音樂學者的原住民樂舞調查」講座時間為12月21日(星期五)13:30-16:30,地點在屏東縣來義國民小學禮堂。除邀請來義國小校長林志光擔任主持人,並由藝評人周伶芝參與座談。本次講座同時將會邀請七十多年前參與黑澤隆朝音樂調查的來義部落演唱者的後代,親臨現場一同聆聽當年長輩的歌聲,更將邀請來義部落青年演唱當年錄製的曲目。這場橫跨百年的合唱音樂會,預計精采可期,歡迎有興趣的民眾踴躍參與,或透過線上直播收看。
人文沙龍官網:http://colliber.ccu.edu.tw/sal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