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計畫審查機制改革諮詢座談會 說出您期待的學術審查制度

綜合規劃司 聯絡人:許嘉文科長 電話:(02)2737-7440 E-mail:cwhsu@nstc.gov.tw

 

科技部為提升我國科研層次,營造公平公正的審查環境,將自106年11月8起由陳良基部長主持,分別於北、中、南、東召開4場「計畫審查機制改革諮詢座談會」,邀請學界共同體檢科研計畫之審查機制,營造良好研究環境。

 

打底基礎研究 維持科研經費穩定性

科技部十分重視學術研究,並致力維持學術研究經費之穩定性,107年度編列264.6億元支持學術研究及建置共用研究設施,占科技部107年度科技預算409.7億元之64.6%,約與106年度相當,並鼓勵研究人員秉持「以終為始」、「化研為用」的精神,進行各項科學突破或解決實務問題的學術研究,以「小國大戰略」思維,深耕科研創新,以積極態度營造健康的創新生態圈(Discovery,Development, Delivery, Commercialization, 3D1C),進而帶動前瞻科技與產業接軌,引領科技帶動國家經濟成長與進步。

 

主動盤點檢視 調整機制

科技部陳良基部長表示,自106年2月就任以來,有感於優質科研環境是引導科技能量與時並進、助力創新生態的基礎,為完善科研創新生態,並回應社會發展需求,已針對一般專題研究補助機制進行多項調整:

 

一、重視研究主題原創性、研究目標之產出成果效益

鼓勵研究人員摒棄跟隨式(me too) 之研究主題及過分重視論文發表的心態,引導計畫主持人追求計畫研究主題的「原創性」,及確保研究成果之具體產出與擴散效應,突顯學術研究的「外部公益性」,以期對學術創新、經濟發展、社會民生有所貢獻,創造差異化價值,強化研究成果的多元價值與學術影響力。

 

二、強化審查機制,鼓勵原創性及實務應用計畫

申請書納入研究原創性、實務應用績效等說明文字,申請人提供的著作目錄限提最具代表性的亮眼成果2頁,改變計算SCI、SSCI以評價計畫主持人研究表現的RPI (Research Performance Index)文化,審查表納入計畫原創性及實務問題解決之項次,並賦予相對之配分權重,以引導並突顯研究計畫之應用價值,扭轉獨尊論文的風氣。

 

三、調整審查委員遴選機制,主動公開審查委員名單

針對審查委員的組成,將邀請更多50歲以下的學者加入,傳承並學習資深學者之經驗,同時導入年輕創新想法,相互激勵,提升審查品質。曾任或現任政務官及各校研發長以上層級主管者原則不列入審查委員遴選,另學門召集人名單於每年選任後1月底公開,初審委員名單於年度專題研究計畫審畢後8月公開致謝,複審委員名單於每年申覆案結束後12月底前公開,供各界檢視。

 

四、增設新興領域學門,預留經費鼓勵突破現有框框的研究

學術研究的創新日新月異,為免所有計畫皆受固定學門的框架限制,以鼓勵更多突破學門創新計畫有可投件的機會,特於每一學術司所屬領域增設「新興/其他領域學門」,預留經費額度,以鼓勵年輕研究者勇敢跳出原有框架,積極創新突破各種研究。

 

五、鼓勵新進學者提出多年期研究計畫,給予長期的經費資助

為鼓勵與培植年輕學者,讓更多年輕學者研究生涯起步獲得較充足之資源,並於初期階段踏穩腳步,厚植未來學研工作之基礎,科技部鼓勵新進人員大膽提出創新提案,並擇優補助多年期(3-5年)專題研究計畫,給予較長期的經費資助。

 

六、補助資源管控,對執行重大政策性專案計畫加以限制

為確保重大政策性專案計畫(如人工智慧、價創計畫等)目標確實達成,將一併考量主持人投入心力及產出要求,給予相對應的主持費額度,並要求計畫主持人應專注投入,不得再執行科技部其他補助計畫,避免資源過度集中。

 

七、重新定義傑出研究獎內涵,強化科研成果的社會效益

將科技知識價值融入日常生活,提升人們生活品質,已成為世界科技發展的新趨勢。為具體回應社會對未來科研成果的期待,科技部重新定義獎項內涵及名稱,區分為強調突破科學問題之「基礎研究類」及強調解決實務問題之「應用研究類」,鼓勵進行科學突破與實務應用的學術研究。

 

八、舉辦審查人講習會,凝聚學術審查共識

為使調整後各項審查機制能落實執行,科技部已規劃於106年12月15日、17日、18日舉辦「學門召集人及複審委員審查講習會」,向審查人說明科技部的期待,不僅是公正的同儕審查(Peer Review),更須以開闊的心胸去檢視能跳出現有框架、具原創性的提案,以投資的眼光促成有潛力及影響力的研究產出。

 

廣納多元意見 召開改革諮詢座談會

誠摯歡迎學界先進踴躍提出您對心目中期待的學術審查制度,除可親至科技部下列各場次座談會表達意見外,亦歡迎主動來信科技部信箱(https://www.nstc.gov.tw/petition/)提供具體建言,座談會後將彙整並進行可行性研議後,盡速對外說明具體方案。

 

●北部場:106年11月  8日(三)12:00-14:00,科技部2樓會議室13(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2段106號2樓)

●中部場:106年11月13日()15:00-17:00,逢甲大學校本部紀念館3樓第二國際會議廳(台中市西屯區文華路100號)

●南部場:106年11月14日()09:00-11:00,蓮潭國際會館R102教室(高雄市左營區崇德路801號)

●東部場:106年11月17日()10:00-12:00,國立宜蘭大學格致大樓3樓電資學院多媒體視聽室(宜蘭縣宜蘭市神農路一段1號)

附加檔案

更新日期 : 2018/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