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09-社會學及社福社工學門(含傳播學)

編號

題目

作者

卷期

日期

1

社會學學門成就評估報告

章英華

3.1

2000.05

2

社會學門推動研究成果普及化的作法

王振寰

3.3

2001.02

3

學術期刊整合以《台灣社會學》創刊的經驗為例

陳東升

章英華

3.3

2001.02

4

社會學「學術種籽培育營」

顧忠華

4.1

2001.09

5

學術研究的痕跡與軌跡

林南

4.1

2001.09

6

從「成果共享」到「過程公開」:社科中心規劃下的變遷調查改革

傅仰止

章英華

4.1

2001.09

7

社會變遷調查加入ISSP國際社會調查計畫

章英華

傅仰止

4.2

2002.04

8

社會變遷調查公開徵求新增問項之初步結果

章英華

傅仰止

4.2

2002.04

9

我投稿國外期刊的經驗

曾嬿芬

4.3

2002.09

10

違反學術倫理案例之處理

張苙雲

4.3

2002.09

11

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

張錦華

4.3

2002.09

12

女性學者所期待的學術環境

江淑琳

盧孟宗

4.4 2003.03
13

台大邁向施行兩性平等工作法之路

台大婦女與性別研究室 4.4 2003.03

14

文化研究國際營-視覺文化與批判理論

劉紀蕙

4.4

2003.03

15

台灣社會學會簡介

顧忠華

5.4

2004.09

16

台灣社會福利學會簡介

張世雄

5.4

2004.09

17

台灣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簡介

呂寶靜

5.4

2004.09

18

社會學門(含傳播學)專題研究計畫申請參考事項

紀憲珍

6.4

2005.09

19

社會學門(含傳播學)專題研究計畫申請參考事項

紀憲珍

6.4

2005.09

20

台法「人文社會科學座談會」報告

陳東升等

6.4

2005.09

21

社會學門歐洲考察訪問報告

張苙雲等

7.2

2006.03

22

「政府統計資料庫連結」之建置與介紹

王泓仁

7.3

2006.06

23

「傳播學門學術研習營」規劃案

翁秀琪

鍾蔚文

7.3

2006.06

24

「社會工作學門學術研習營」規劃案

鄭麗珍

7.3

2006.06

25

社會學門(社會學、社會福利與工作、傳播學)國際學術期刊與國內期刊評比研究執行成果與檢討

王振寰等

8.1

2006.12

26

2006年社會學會年會與國科會專題研究成果發表會紀實

黃金麟

8.2

2007.03

27

推動公平審查,不容非學術性因素存在─專訪社會學學門召集人傅仰止教授

編輯室

8.4

2007.09

28

「社會學門熱門與前瞻計劃」的初步所見

張苙雲

8.4

2007.09

29

日常接觸

傅仰止

9.1

2007.12

30

捷徑

陳東升

9.2

2008.03

31

期待並促成跨領域對話

翁秀琪

9.2

2008.03

32

「華人家庭動態調查」資料淺介與使用經驗分享

于若蓉

9.2

2008.03

33

高中生人文及社會科學營:經典閱讀課程的規劃理念與實施成效

曾嬿芬

9.2

2008.03

34

社會學門專業期刊排序研究成果與建議

熊瑞梅等

9.3

2008.06

35

《論市場社會主義》、中國與傳媒

馮建三

9.3

2008.06

36

EASTS《東亞科技與社會研究國際期刊》的起飛

吳嘉苓

10.1

2008.12

37

美國社會學學會:徘徊於眾聲喧嘩與主流之間

曾嬿芬

10.1

2008.12

38

道德責任與行為基因學

吳建昌 10.1 2008.12

39

研究議題的熱門與前瞻

張苙雲

10.2

2009.03

40

個人之生命與社會經驗的移動及其對未來變遷的影響

吳齊殷

10.2

2009.03

41

童年與社會階層化的因果關連機制

譚康榮

10.2

2009.03

42

臺灣地區家戶組成變遷與家人關係

楊文山

10.2

2009.03

43

人口老化的原因與結果

陳寬政

10.2

2009.03

44

「世界價值觀調查」資料庫簡介

杜素豪

10.2

2009.03

45

參訪荷蘭ICS(跨校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心得

熊瑞梅

10.2

2009.03

46

學會、專業組織、公民社會

張茂桂

10.3

2009.06

47

動態社會分析的理論與實徵

李瑞中

10.3

2009.06

48

最後的一些疑問

瞿海源

10.3

2009.06

49

投稿英文學術期刊:為何與如何

何明修

10.3

2009.06

50

一段漫長的旅程:談出版專書的經驗

藍佩嘉

10.3

2009.06

51

全球化浪潮下傳統文化的再省思-跨國學術合作可能帶來的刺激

孫治本 10.3 2009.06

52

國際發表經驗分享

張卿卿

10.4

2009.09

53

可能的解決之道?-對於瞿海源教授<最後的一些疑問>之回應

廖培珊

10.4

2009.09

54

多元價值的學術發展

傅仰止

10.4

2009.09

55

電訊傳播產官學的交流平台:國際電訊傳播學會

劉幼琍

10.4

2009.09

56

《勞動社會學》專書寫作經驗分享

張晉芬

11.2

2010.03

57

築夢踏實,燦爛結果

宋麗玉

11.3

2010.06

58

博士「生」了沒?—台灣社會學教學研究人力的現況與未來變遷的分析

陳東升

陳也禎

11.3

2010.06

59

高教人力供需失衡及其政策意涵

蔡宏政

11.3

2010.06

60

思考台灣社會學博士的未來出路

蔡瑞明

11.3

2010.06

61

從社會學博士生的供需到下一代台灣社會學家的訓練

謝國雄

11.3

2010.06

62

知識與實踐之年度饗宴:2009年台灣社會學會年會筆記

張茂桂

張家銘

11.3

2010.06

63

2010年「建立數位公共領域—理論建構與在地實踐」國際學術研討會紀要

劉靜怡

黃居正

11.3

2010.06

64

2010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際會議紀要

林誠謙

11.3

2010.06

65

從東看,往南走—2010年中華傳播學會年會成果報告

陳儒修

楊淑閔

11.4

2010.09

66

傳播學門申請多年期計畫之經驗分享

趙雅麗

11.4

2010.09

67

編輯與出版「東亞STS」國際期刊的一些感想

傅大為

11.4

2010.09

68

擺脫期刊發表糾纏的另類選擇:專書寫作

王宏仁

11.4

2010.09

69

申請「學術性專書寫作計畫」的經驗事

張翰璧

11.4

2010.09

70

申請學術性專書寫作計畫的經驗分享

郭文華

11.4

2010.09

71

撰寫「專書寫作計畫」申請書的經驗分享

陳素梅

11.4

2010.09

72

「台商資料庫暨檢索互動網」介紹

王振寰

黃意植

12.4

2011.09

73

《中華民國發展史》系列(續)《中華民國發展史•社會發展》編纂歷程與內容簡介

章英華

13.2

2012.03

74

傳播與當代思潮

臧國仁等

13.2

2012.03

75

高齡社會的來臨:為2025年的臺灣社會規劃

林萬億

13.2

2012.03

76

臺灣老人社會整合之研究:以社區生活參與為例

呂寶靜

13.2

2012.03

77

追求有活力能貢獻的老年:我國年長者合宜勞動的多年期研究與社會實踐之旅

周玟琪

13.2

2012.03

78

理財教育與老年經濟安全準備之城鄉比較

鄭麗珍

13.2

2012.03

79

社區整合性照顧管理模式發展與成效評估:以輕度、中度失能老人為例

鴻等

13.2

2012.03

80

社區導向高齡者運動處方介入模式之建構、執行與效益分析

陳俊忠等

13.2

2012.03

81

舊社區實現「在地老化」之社區公共設施改造行動研究

蔡淑瑩

13.2

2012.03

82

探討高齡化社會之旅運特性與公共運輸資訊需求課題

陳菀蕙

張勝雄

13.2

2012.03

83

全球化研究與一些隨想

蔡明璋

13.3

2012.06

84

老人的社會參與—以活動參與為例:從人力資本和社會參與能力探討研究紀要

謝美娥

13.4

2012.09

85

成功老化之生命週期分析

徐慧娟

13.4

2012.09

86

「孩子∼是我們最好的傳家寶」!?子女價值觀與生育行為的代間傳承

陳玉華

13.4

2012.09

87

性別、文化與族群:跨國婚姻的家庭關係與新移民女性的認同形構

林津如

13.4

2012.09

88

移工的道德經濟學:印尼在臺女性勞動者之研究

龔宜君

13.4

2012.09

89

「新聞倫理與勞動權資料庫」介紹

劉昌德

田育志

14.1

2012.12

90

公民行動的聲與影—「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的足跡與價值

管中祥

14.1

2012.12

91

展演與認同:臺北縣市國小多元文化週的女性移民

邱琡雯

14.2

2013.03

92

女性外籍配偶與其子女政治社會化經驗的初探

陳光輝

羅雅惠

14.2

2013.03

93

原住民50歲以上障礙者照顧安排與照顧關係:研究結果分享

王育瑜

14.2

2013.03

94

為臺灣西方醫療歷史發聲—臺灣近代醫療文物數位化計畫

陳明豐

14.3

2013.06

95

科學傳播與在地特色:以奈米科技為例

施琮仁

14.4

2013.09

96

在地發聲,讓無聲者被聽到、看到—莫拉克水災臺東原住民災區之部落公共生活參與資料庫

孫曼蘋

15.1

2013.12

97

「邁向社會投資型國家?東亞與歐洲經驗的對話」研討會

呂建德

15.1

2013.12

98

臺灣企業的轉型策略:從市場價值到社會價值的建構

陳介玄

15.2

2014.03

99

臺商高科技產業從沿海到中西部:制度誘因、在地反應與適應策略

朱柔若

15.2

2014.03

100

兩岸三地年金改革的移地研究反思

施世駿

15.2

2014.03

101

「重新構作社會:浮現-系統論與社會理論」專書寫作計畫經驗分享

萬毓澤

15.3

2014.06

102

《電視新聞感官主義》學術專書寫作經驗分享

王泰俐

15.3

2014.06

103

《結構符號學與傳播文本:理論與研究實例》學術專書寫作經驗分享

孫秀蕙

15.3

2014.06

104

《看不見的行動能力:從行動者網絡到位移理論》研究心得分享

林文源

15.3

2014.06

105

大稻埕無形文化之數位人文資料初探:霞海城隍繞境與臺灣歌謠大師李臨秋

石計生

15.4

2014.09

106

文化、創意與傳播購書計畫:一個結合生活與創意的饗宴

郭良文

16.1

2014.12

107 以腦波檢視衝動型暴力青少年的抑制與錯誤監控機制 陳巧雲 16.3 2015.06
108 知識技藝與生命歷程 何明修 16.3 2015.06
109

食品科技與現代文明的反思

林富士 16.4 2015.09
110 如何讓數位科技成為全民共享的資源?美國寬頻計畫之研究與反思 洪貞玲 16.4 2015.09
111 關於「網友」的二三事:數位時代電視新聞製作的真實樣貌 劉慧雯 16.4 2015.09
112 臺灣傳播調查資料庫調查研究分享

張卿卿

陶振超

徐盈佳

李思穎

洪鈺惠
16.4 2015.09
113 社會學伴三十年:前思與後想 蔡明璋 17.3 2016.06
114 從原住民族分布圖談起 葉高華 17.4 2016.09
115 原住民族的社會資本與幸福感

黃源協

莊俐昕

17.4 2016.09
116 活化社區組織與重振部落產業

郭俊巖

賴秦瑩

王德睦

17.4 2016.09
117 社會學門「熱門及前瞻學術研究議題調查」的研究結果與建議 張晉芬 18.1 2016.12
118 臺灣與東南亞客家族群認同的變貌:延續、斷裂、重組與創新 蕭新煌 18.1 2016.12
119 全球客家形成的研究:臺灣經驗與多層次族群想像的浮現 張維安等 18.1 2016.12
120 文化混雜與文化多樣性政策:以平埔客為例 王俐容 18.1 2016.12
121 拓邊社會福利:2016臺灣社會福利學會年會的嘗試與實踐

劉侑學

王舒芸

吳明儒

18.1 2016.12
122 政府調查與行政登記資料:統計數據與原始資料開放運用之現狀

王文心

章英華

于若蓉
18.2 2017.3
123 臺灣的社會科學與公共政策的相干性:反思與期待 蔡明璋 18.3 2017.5
124 國外政府調查與行政資料庫範例—英國國家資料庫

羅婉云

章英華

于若蓉

18.4 2017.9
125 中央政府調查與行政登記資料的開放:現況與展望

章英華

于若蓉

王文心

羅婉云

蘇脩惠

19.1 2017.12
126 社群媒體巨量資料蒐集與分析-以Facebook與Twitter為例

鄭宇君

陳恭

陳百齡

19.1 2017.12
127 庫博中文語料庫分析工具的數位人文價值 闕河嘉 19.2 2018.3
128 充滿學習機會的研究路途 賴至慧 19.3 2018.6
129 十年磨一劍 謝國雄 19.3 2018.6
130 臺灣社會學會:高教轉型中的公共化與專業化 戴伯芬 19.3 2018.6
131 人文大師下午茶.林南院士Studying and Doing Research:My Life-long Interest and Hobby 曾秉倫 19.4 2018.9
132 臺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科技公共性的實踐 楊倍昌 19.4 2018.9
133 有意義的社會學研究才值得多年期的補助 何明修 20.1 2018.12
134 AI與法律、哲學、社會議題跨領域對談(醫療照護場次) 陳可欣 20.1 2018.12
135 書寫後殖民的賽伯格:生存、界線與責任 張君致 20.1 2018.12
136 臺灣人口學會簡介 柯瓊芳 20.1 2018.12
137 中華傳播學會架築傳播對話橋樑 林照真 20.1 2018.12
138 AI的能與不能:以醫療與照護為例發揮人社想像力 林文源 20.2 2019.3
139

人文行遠専書講座 Raising Global Families:Parenting,Immigration,and Class in Taiwan and the US

張澄清 20.2 2019.3
140 想得到,就去做 江彥生 20.3 2019.6
141 Raising Global Families : 摸著石頭、如履薄冰的旅程 藍佩嘉 20.3 2019.6
142 台灣資訊社會研究學會 : 知識創造與實踐的平台 陶振超 20.3 2019.6
143 能源轉型之治理研究 周桂田
陳喬琪
倪茂庭
20.4 2019.9
144 「1.5°C下的系統轉型」研習營

周桂田

吳勁萱

21.1 2019.12
145 AI與性別論壇 張澄清 21.1 2019.12
146 公民.價值@AI論壇 李仲軒 21.1 2019.12
147 假訊息防制工作坊

陶振超

劉靜怡

21.1 2019.12
148 老的老步定:中高齡者的工作壓力、健康福祉、和工作意願 徐慧娟 21.2 2020.3
149 老化社會人口教育結構與擴大女性勞動參與的重要性 鄭雁馨 21.3 2020.6
150

培養搭橋者 」: 從跨域職涯到科技倡議

郭文華 21.3 2020.6
151 從高層次思考現象與理論發展的訓練 : 一頭栽進遊戲研究的偶然 林日璇 21.3 2020.6
152 提問旅程:「打造疾病、治理社會」專書寫作計畫的研究緣起分享 林文源 21.4 2020.9
153 從樂生療養院看疾病現代性與生命政治 洪意凌 21.4 2020.9
154 完全隔離的孤獨死:COVID-19與人類文明的反思 蔡友月 22.1 2020.12
155 思索醫病關係:尋找疾病與醫療資訊專家 葉蓉慧 22.1 2020.12
156 從鄉村社會學出發的跨域研究 王驥懋 22.1 2020.12
157 福利國家的壓力測試:疫情危機與社會政策回應 施世駿 22.2 2021.3
158 社會流行病學觀點下COVID-19的全民防疫 喬芷 22.2 2021.3
159 治理災難:全球比較與臺灣經驗 林宗弘 22.2 2021.3
160 「防疫的科技公民」計畫簡介

彭松嶽

范玫芳

陳盈羽

潘美玲

蔡欣怡

22.3 2021.6
161 全球化拼教養:臺灣與在美移民的比較 人文沙龍團隊 22.3 2021.6
162 那些香港朋友所教導我的事情 何明修 22.3 2021.6
163 有假就好嗎?從障礙者社區日照中心個案之家照者調查分析防疫照顧假效益 周怡君 22.4 2021.9
164 後疫情社會研究議題初探 戴伯芬 23.1 2021.12
165 大數據與傳播研究 : 運算傳播研究的可能發展方向 陶振超 23.1 2021.12
166 人類世下社會科學的研究前沿 : 超越人類中心的跨領域研究 王驥懋 23.1 2021.12
167 學術旅程,處處風景 俞蘋 23.1 2021.12
168 當跨領域成為新領域:由科技與社會研究談起 陳嘉新 23.2 2022.3
169 腦內與腦外網絡的連結:社會網絡神經科學 江彥生 23.3 2022.6
170 跟障礙者一起做研究、讓研究成為障礙者的倡議工具 周月清 23.3 2022.6
171 資訊疫情(Infodemic):假訊息如何加速COVID-19全球大流行? 林宗弘 23.4 2022.9
172 虛擬實境學術前沿研究,探討未來元宇宙科技可能性 林日璇 23.4 2022.9
173 書寫底層世界:無家者的危殆生活 人文沙龍團隊 23.4 2022.9
174 也許問題不在答案,而在問題:族群傳播研究的啟發 魏玓 24.1 2022.12
175 調查資料與它們的產地:淺談電話調查與網路調查的現況與挑戰 廖培珊 24.3 2023.6
176 臺灣社會學的機會和挑戰 陳東升 24.3 2023.6
177 臺灣學者的「時間貧窮」 藍佩嘉 24.3 2023.6
178 從臺胞到尋租中國 吳介民 24.3 2023.6
179 多胞胎生死鬥:希望、風險&孕產勞動 人文沙龍團隊 24.4 2023.9
180 學術研究的國際鏈結之現況與挑戰:無法量化的學術拓邊與連結 潘美玲 25.1 2023.12
181 社會工作與社會政策研究作為社會實踐 汪書華 25.1 2023.12
更新日期 : 2024/01/12